海纳百川 去粗取精 大道至简
搭建相互交流学习平台
搭建相互交流学习平台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发布:尤德才2023-05-25 条评论 条浏览分类: 互相交流

厦门  尤德才
 
    我以为,教育本质是回归“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即回归教育家陶行知“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的教育之道上,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健全人格、有创新和人文的精神,达到与自然、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境界。
 
     这里以芬兰教育为例,阐述教育本质是什么?
 
     芬兰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人均产出远高于欧盟平均水平,享有极高的生活品质和高道德标准。芬兰是全世界犯罪率最低和最幸福国家之一。公务员清廉高效,在176个国家和地区中,芬兰名列第一,基本上达到中国古圣贤孔子所设想的大同社会①。
 
    这些应归功于芬兰教育的有效性,芬兰教育不仅课时最少,课后复习时间最短,而且假期最长。从2000年起,芬兰15岁的孩子,在(OECD)评为整体表现世界第一,使得“芬兰教育”受到全世界各国教育专家的关注。什么原因推动着芬兰的教育,使之成为一流的教育大国?
 
  芬兰成为一流教育大国的主要原因:是回归“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的教育之道上。
 
  在芬兰,每个孩子和你我身边的孩子一样都是“国宝”,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任何一个孩子的成长,都是全国人民的骄傲;任何一个孩子的落后,都是整个国家的损失。不分性别、家庭背景、社会阶层、贫穷还是富裕,着眼于每一个孩子、激发每一个个体身上的潜能。照顾弱势,让个别能力不足的新生代受到更多辅育。在同一所学校里,老师的目标也是不让“差生”掉队,会根据他们的学习水平,调整教学进度和授课难度。一切都是为了学生,怎样教导才对学生最有益处,从来不是为自己的教学成果拿第一或抢第一。“教育为公”的深植于每个芬兰人的生活方式,有很强烈的共同责任感,不光是为自己,也是为其他人。
 
  在芬兰,教育不只关注孩子们成“才”,更在乎他们是否成“人”,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如能不能感知生活的美,愿不愿意帮助别人,有没有能力去爱人……,这些都比比学习成绩更重要。老师们提到最多的是:学习是为了生活。老师并不关心你学了多少知识。评价一个孩子的标准:如何与他人一起学习,你是不是为人公正、有创造力、有雄心、擅长团队合作、有毅力、好奇心、同情心,是否有道德。学生之间没有物质或社会地位攀比现象、没有以成绩好坏而引起的高姿态或自卑现象、或欺凌现象。人人都应赋予相同的机会,从不强调要赢在起跑点上。
 
  在芬兰,没有中国所谓的“资优班”(快班,实验班);没有只把自己的孩子当宝,却把别人的孩子当草。希望自己的孩子或学生“压倒”别人的孩子为荣,反之为耻;没有学校和教师认为:学生考分高,是为其“争光”,学生考分低,是为其“抹黑”;没有要求家长课后督学;没有课外培训班、补习班;正式考试”次数不多,不做排名;学校和老师不作绩效考核;没有学校、校长、教师分三六九等,没有贵族学校,没人炒学区房……等现象。注重锻炼孩子们自我管控时间和行程,进而自我管理的能力。使孩子们不仅了解现实和差异,体谅别人,又能通过帮助实现信任和教学相长。使学习和探索成为孩子们不需要家长和老师督促的“自发”的行为,顺其自然的人性化思维的基本理念贯穿整个基础教育。
 
     总之,芬兰教育不正是被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孔子②,没有把自己的孩子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特别关照自己的儿子。实行“有教无类”、众生平等、因材施教、讲信修睦、举一反三、不耻下问等传道授业解惑。孔子门下有弟子三千人,特别优秀的有七十二人,他们中的很多人出身寒微……。芬兰社会不正是《礼记大同篇》里阐述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所说,不恃强凌弱,不损人利己,不自私自利,追求的是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基础上的全民幸福及社会和谐的大同社会。
 
       中国教育历史上也曾辉煌一时,还有民国时期,教育以民族振兴为己任,不谋一己之私利。孔子所处的诸子百家时代和民国时期大师辈出的时代,就其教育的品位与教育家的思想境界而言,不亚于当今之芬兰教育。因为是在没有当今芬兰那样雄厚的社会经济做基础,相当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及较为和平环境作后盾。让每个受教育者不断地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服务社会。
 
       教育不是一个孤立的事情,也涉及到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一个民族和国家能否文明和谐,长治久安,关键在于国家各个层面能否体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当今中国教育问题根源,关键在于教育理念、模式、方向和国家的意识形态的选择。适者生存,二八定律,举国崇尚个体物质利益最大化的当下。连学校都搞“绩效工资”了,学校分三六九等,校长、教师分三六九等,连学生也分三六九等……。教育还能“天下为公”吗?使之成为一流的教育大国?“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的教育才是教育的本质!
 
 
附注:
 
     ①《礼记·礼运》: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意思是说,“大道”的时代,天下都是公共的。人们做事都为天下公共利益着想,社会管理推举贤德和能干的人来主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讲求信用,和睦友善,不止以自己的家人为亲,不止以自己的父母儿女为爱,而是相互敬爱,爱天下所有的人。这样使老年人都能善终,壮年人都有事干,幼年人都能健康成长,鳏、寡、孤、独和残疾人都能得到抚养;男人各自有自己的事情,女人有如意的归宿。力气使出来的,但不一定是为了自己。天下没有欺诈,没有盗贼,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中国自古就有公天下理想。“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它即是个人高尚价值观的取向,是人类和谐相处、身心和谐发展的基石,是治理国家社会教育的最高准则,千古“不易”之大道。自黄帝开始,至颛顼、喾、挚、尧、舜,王位传递并非世袭,而是贤者继位。尧至舜、舜至禹的禅让特别鲜明地呈现出选贤与能“天下为公,天下非私”的心怀。
 
      中华文化是由天道而构成人文文化,“天地之大德曰生”,“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对所有众生的安排与爱护,以及循环不息、时令有常的中华古老的“天人合一”思维模式,核心地展现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普遍关爱”的和谐精神实质。
 
      ②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教育为职业,兴办私学的第一人,使教育学术民众化。 孔子没有把自己的孩子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特别关照自己的儿子。实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学思结合”、“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温故而知新”、“循序渐进”、“举一反三”、敏而好学,学而不厌,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吾师“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千古流传。更有许多关于教师的论述,是每位教育工作者为人之师的标准。如:“诲人不倦”,要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称孔子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为教育家是当之无愧。孔子即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温馨提示如有转载或引用以上内容之必要,敬请将本文链接作为出处标注,谢谢合作!

已有条评论

  • 匿名
点击我更换图片

欢迎使用手机扫描访问本站